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群众更加关注生活品质的提升,老旧住宅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居民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旧楼加装电梯”,2019年、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支持加装电梯”,旧楼加装电梯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今年年初两会期间,26名市政协委员联名发起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提案,市政协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协商报告,建议尽快研究制定我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启动《德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起草工作。
二、决策依据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市政协工作建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起草了《办法》初稿。《办法》起草过程中,立足实际需要,坚持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审批程序,发挥基层协调服务功能,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兼顾各方利益。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形成了《办法》初稿,组织多个部门、单位和法律专家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进行了5轮主要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和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公开征求意见,并对反馈意见建议进行了合理吸收采纳。经相关部门会签、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形成了讨论稿。8月30日,经市政府第41次常务会集体审议通过,9月8日,《办法》以市政府文件形式正式出台,并将于2020年10月8日起施行。
三、出台目的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居住品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指导加装电梯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四、重要举措
《办法》共七章、35条,计划试行两年。
第一章“总则”(第一至第四条)。明确了《办法》出台的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相关各部门、县(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线专营单位的职责。
第二章“前期准备”(第五至第十条)。规定了加装电梯的必要条件、实施主体、委托代理人,明确了业主协商、加装前评估、方案编制等加装前期准备工作内容。
第三章“项目申报”(第十一至第十九条)。明确了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组织核实公示、规划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备案、特检告知等加装电梯项目申报程序。
第四章“项目实施”(第二十至第二十四条)。规定了加装电梯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竣工验收、使用登记、档案管理等内容。
第五章“维护管理”(第二十五至第二十七条)。明确了电梯加装后,使用管理的主体和日常管理的要求。
第六章“资金筹集”(第二十八至第三十条)。明确了加装电梯资金筹集原则、政府补贴及其他筹资方式等内容。
第七章“其他事项”(第三十一至第三十五条)。明确了权益界定、鼓励参与、争议解决、法律责任、实施日期等内容。
(一)关于民主决策。《办法》明确了加装电梯前应征得本单元全体业主同意。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还应当征得该专有部分的业主同意。加装电梯后可能受到通行、采光、通风和噪声等直接影响的利益相关方,未提反对意见。为妥善协调居民意愿,《办法》规定了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居(村)委会应积极搭建社区协商平台,组织业主民主协商,引导各方理性表达意见诉求,促进达成共识。对因加装电梯产生的争议,可向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二)关于手续办理。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加装电梯项目无需办理立项、土地、环评等审批手续,免予征收地价,无需缴纳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其他相关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加装电梯新增部分建筑面积不计入各分户业主的产权面积,不办理不动产权登记。《办法》明确了加装电梯项目只需履行规划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备案、特种设备安装告知手续后,即可实施。项目完成后,办理电梯安装监督检验、使用登记手续,即可投入使用。
(三)关于资金筹集。《办法》明确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所需建设、运行、维护等费用,由业主共同出资、自行筹集,分摊比例协商确定。为鼓励和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实施,财政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适当补贴,中心城区每部电梯财政补贴10万元,由市、区两级财政按1:1比例共同承担。其他县(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补贴资金额度自行确定,并由县级财政自行承担。此外,《办法》还明确了加装电梯房屋所有权人及其配偶可按相关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出资加装电梯,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探索代建租用等方式加装电梯。
(四)关于加装管理。为加强对加装电梯项目的质量安全管控,《办法》规定了加装电梯前,应委托有相应能力的单位对加装电梯是否满足规划要求、建筑条件、消防安全、结构安全等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并接受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实施主体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监督和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措施。为加强电梯后续维护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了电梯加装后,加装电梯实施主体为电梯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共同委托电梯使用管理者承担电梯运维及日常费用管理责任,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电梯运营使用单位的义务。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政策文件:http://dzjs.dezhou.gov.cn/n38135018/n38135730/n38136402/n38136406/c58905583/content.html